資料圖
中國網5月17日訊(記者 胡愛善 月野)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獲悉,今日上午,有多位交通銀行理財產品持有人前往上海銀監局,對交通銀行“得利寶·至尊18號”理財產品發行和投資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投訴。上述理財產品持有人與交通銀行上海分行的工作人員在上海銀監局進行了現場交涉,交行工作人員當場表示同意對投資者進行補償,但雙方并未就補償方案達成一致;持有人表示將進一步通過監管部門和媒體投訴交行的違規行為,追索虧損補償。
據了解,上述名為“得利寶·至尊18號”的理財產品是交通銀行于2011年上半年推出、面對高凈值人群發行的一款定向增發產品,募集資金10.8644億元,最低投資門檻為50萬,由上海六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擔任該產品的投資顧問。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至尊18號自2011年5月19號成立至今,凈值始終在1元以下,截止5月3日,凈值為0.84,浮虧約16%。
前述“得利寶·至尊18號”的持有人對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表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他們對此早有思想準備,但他們在“得利寶·至尊18號”上的虧損并非純由市場因素造成,而很大程度是受了交通銀行的“忽悠”——“‘得利寶·至尊18號’最初進行路演宣傳時曾明確提到投資策略是‘以參與中航系企業定向增發為投資標的’,出于對國防高科技產業的青睞,我們才選擇購買這款理財產品,沒想到最終產品實際投標的的9家企業,沒有一家屬于中航系或國防工業!蓖顿Y了400多萬元購買“得利寶·至尊18號”的李先生向記者表達了他極為不滿的情緒來源。
隨后,記者從李先生提供的產品宣講會材料中看到了如下描述:“至尊18-1號定向增發主題基金產品的支持機構為中航工業集團公司”,“所募集的10.8億元人民幣專項用于參與中航工業集團旗下企業實現資產證券化。”然而,根據《至尊18號2013年一季度投資報告》顯示,“得利寶·至尊18號”先后參與了9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投資方向主要是資源類、制造業、消費醫藥類三大類,并沒有包含國防航天等高科技企業。
關于“得利寶·至尊18號”投資標的為何沒有涵蓋中航系企業,六禾投資也曾做出書面解釋,表示是因為中航集團整日資產證券化推進緩慢,投資無法完成,因此才改變投資標的。但這一解釋并不為投資者所接受。
2012年5月31日,六禾投資對修改資金投向進行了相關說明(圖片來源:中國網)
此外,據上述持有人代表反映,“得利寶·至尊18號”銷售和投資過程中的問題還不止于此:除去私自更改投資方向之外,“交通銀行在銷售‘得利寶·至尊18號’時還存在隱瞞風險、夸大收益的問題”。而記者注意到,至尊18號產品在交通銀行的內部風險評測中,定位為風險最高的6R級,目標客戶為激進的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
據了解,在市場低迷、增發股頻頻破發的情況下,定增類理財產品表示不佳是普遍現象。尤其是2011年期間發行的產品虧損最為嚴重。數據統計,截止2013年1月,凈值為負的定增產品共有57款,占總產品數量的42%。其中的43款,即占比75%都是2011年成立的產品。
“在2011年發行產品時,機構對二級市場走勢的判斷過于樂觀,沒有料到2012年以來的資本市場會如此低迷! 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同時,2011年參與定增項目的機構眾多,因此折扣就會比較少,股價更容易跌破定增價。
據今日前往上海銀監局進行現場投訴的持有人代表介紹,當他們在銀監局現場,當面指出交通銀行在“得利寶·至尊18號”運行過程中“私自更改投資方向,造成客戶損失,存在明顯的違約”時,交通銀行工作人員當場同意對投資者進行補償,并稱“將利用現有到期資金發行一款一年期的關愛理財產品,年收益率保證在10%以上”;但這一方案被持有人代表當場拒絕。
參加今天現場交涉的持有人代表李先生對中國網財經中心記者表示,他們不打算接受交行今天提出的補償方案,“還將繼續走銀監局的渠道,投訴交通銀行售賣理財產品過程中的違規行為”。
中國網財經中心將持續關注這一事件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