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理財產品市場在經歷了短暫冷卻之后,如今又開始風起云涌。進入2月份,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量價齊升”。據專業理財網站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各家銀行共有60只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本周內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超過5.31%,與1月份4.5%的CPI數據相比,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明顯跑贏了通脹。
在春節假期及監管壓力等多種因素作用下,2012年1月份銀行理財市場發行量也有所萎縮。不過進入2月份后,銀行理財產品發行也開始“量價齊升”,目前已銷售和在售的產品就超過1000只。
而從收益率情況來看,2011年12月份、2012年1月份的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維持在3.58%至3.71%水平。根據統計數據,本周目前有60只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本周內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超過5.31%。
“春節后一般是理財產品發行的旺季,客戶都在考慮全年的投資安排。”某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說道。而與去年大量超短期產品扎堆發行的市場情況相比,目前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則普遍以中長期產品為主,3個月至1年期的產品占比最多。不少銀行理財經理表示,目前很多銀行發行2個月以上期限產品,其實也是提前為第一季度末的考核時點做準備,另外一季度普遍是資金面最松的,發行一些中長期產品也有利于銀行提前鎖定業績。
未來隨著降息預期的增強,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出現下行,因而投資者可以趁近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仍處于較高水平,選擇投資期限在半年期或一年期的理財產品以提前鎖定收益。(劉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