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高企的CPI,老百姓手中資金的購買力無時無刻不在降低,“傻存錢不如巧花錢”,把錢存起來,是下下策。東方華爾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認為,把錢放在銀行里吃灰不是一個抗通脹的好方法,應選擇一種適當的消費方式把額外的錢花出去,讓它們不至于變成“白紙”。
手中額外的資金,是讓它們睡在銀行里,還是拿出來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對于這個大部分老百姓都在面對的情況,東方華爾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認為:“很大一部分人曾經有錢卻一直過著簡樸的日子,當他們發覺自己的資產貶值了的時候又大多都很后悔。懂得花錢,并正確地花錢相對一味地節省來說要重要得多。當然,并不是說你手中有多少額外的資金就要盲目地揮霍,有一個大的前提和原則,就是現在花錢比將來花錢更劃算。”
中國著名理財專家劉彥斌老師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要趁早,但是切記不能忽略了理財中的各種風險,一旦投資者盲目跟風購買,虧損的幾率仍然是很高的。所謂實踐出真知,只有讓理論輔助實踐,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東方華爾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表示,在此前提和原則下,有幾種方式可以幫你更好地打理手中額外的資金。
選擇合適的理財手段,穩中求勝
我們可以通過投資理財的手段,根據手中資金的多少,可投入到基金、黃金、信托、理財產品等等不同的品種當中,以其達到保值升值的目的。這種投資并不局限于資本市場,投資實業并不意味著高風險,找好項目、找對途徑,實現財富穩步增長并非難事。自我增值也是非常理想的高收益方案,不斷學習、投資理財產品的同時投資自己,不斷充實的職業生涯能力和更加合理的理財方式是通向財富自由的必經之路。
投資理財時要遵循原則
這里所提到的原則即二八原則,二八原則一般指將用于進行中長期投資理財的金額,其中的八成用于基金定投或貨幣型基金的投資上,另外兩成用于風險較高、變化波動較大的債券股票中。這樣風險就被巧妙分散開來,即使股票投資出現損失,穩定的低風險理財基金收益也能夠及時予以彌補,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說白了就是有兩種保險柜,我們要把多一半的錢放進保護性能更強的保險柜里。
合理分割你的投資用資金
就是將除了儲蓄之外其他用于理財投資的資金分成三份:流動資金、使用預定資金和生利性資金。其中,前兩種資金也可以通過儲蓄和短期理財產品的形式來準備。這條定律被譽為是無論個人理財還是家庭理財最合理的資金分配方法。具體來說,流動資金主要是用于生病、災害等各種意外性突發事件準備的資金,可以馬上變現投入使用,因此這部分資金可以活期、定期儲蓄等方式存在;使用預定資金是指在5年或一定年限后計劃使用的資金,比如買房、買車等,可以投資在國債、累積性定期存款以及分紅基金等中長期、回報率較高的金融產品上,屬于穩定性低風險理財方法;而生利性資金是指預計10年不可能動用的資金,可以用于投資股票、債券、外匯等高收益產品。在投資時,最好設定金額上限,以保證有部分剩余資金可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