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最優銀行理財產品點評
保本保收益 適合多數投資者
該理財產品理財期限為37天,投資類型為組合投資類,投資幣種為人民幣,收益類型為保本固定收益類型。預計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到4.5%,是同期存款收益率的3.04倍,購買起點為5萬元,適合多數普通投資者。
據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測評數據,產品綜合得分為448.62分,流動性得分為480分,抗風險能力得分為430分,收益能力得分為447.02分。
風險方面主要有流動性風險——在本理財計劃存續期內,投資者不享有贖回權利;市場風險——如果在理財期內,市場利率上升,本理財計劃的收益率不隨市場利率上升而提高。
-市場觀察
短期理財產品增多
收益率提高“時點”卡位精準
由于銀監會此前要求各家銀行不得發售一個月內的超短期產品,年末吸儲大戰也提早一個月拉開了帷幕。隨著11月接近尾聲,銀行吸儲的任務早早就提上了日程,吸儲“利器”——高收益、“壓時點”短期理財產品也開始呈現井噴狀態。
首先來看產品收益率,本期排行榜中產品收益率在上周反彈的基礎上又有小幅提高。整體來看,年化收益率超過4.5%的產品占據了半壁江山,比上周多出一只,而以往較低的短期產品如35天產品的收益率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從具體產品為例,此前上海銀行35天產品收益率一直在4.5%以下,本期產品收益率達到了4.7%,提高了0.2個百分點,而廣發銀行69天產品與上期排行榜63天產品相比,收益率也有0.2個百分點的提高。
再來看產品投資期限,上期排行榜中1個月到3個月的產品是3只,本周達到了5只,增長幅度超過6成。而從本期排行榜統計期限內產品數量看,1-3個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266只,占總發行量的48.45%,幾乎占據半壁江山。而上期排行榜統計期限內,1-3個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262只,占總發行量的43.45%。從中不難看出,此期限產品占比出現了5個百分點的提高。有分析人士指出,此類產品到期日基本都是在12月底,產品到期后正好可以轉為活期存款。銀行之所以推出這些精準“卡位”考核時點的產品,也是為了應對年底的存款考核要求。
-投資提醒
短期理財不等于低風險
關注產品投向很重要
“目前銀行發行的以‘資金池’運作的理財產品,由于期限錯配,要用發新償舊來滿足到期兌付,本質上是‘龐氏騙局’。”近日,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的一篇文章中的觀點再次將銀行理財產品推上了風口浪尖。
肖鋼在文章中指出,當前大多數的理財產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僅為數周甚至數天、一天,在某些情況下,短期融資被投入長期項目,一旦面臨資金周轉問題,一個簡單方法就是通過新發產品來償還到期產品。其危險性在于,一旦資金鏈斷裂,這種擊鼓傳花就沒法繼續下去。
縱觀當下的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雖然投資標的注明的大部分是投資于銀行存款、各類債券、銀行票據、貨幣市場工具等風險較低的投資領域,事實上在當前市場資金利率并未大幅上漲的情況下,部分小型銀行的投資產品收益率并不能得到保障。而更多情況下,投資者并不清楚銀行理財資金池里到底怎么運作的。
因此,理財師提醒投資者,購買近期高收益的產品時,不能只看預期收益率,還要認真研究產品的投向。一些理財產品資金或投于信托計劃、資產管理等可博取較高收益的投資領域,但并沒有本金和收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