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信用卡不設密碼更安全,結果與商家產生刷卡金額上的爭執時,不設密碼反而讓消費者毫無安全感可言;本以為刷卡消費后,親筆簽名是消費者權益最終的“防火墻”,結果商家一句“你不簽名沒關系,我們事后補一份說明給銀行就可以了”讓人心驚。
信用卡刷卡消費,究竟是設密碼安全,還是不設密碼安全?
事件:消費金額不對拒簽名款仍被扣
蔣小姐(化名)告訴記者,她收到了某銀行信用卡的優惠活動短信,在×漁鐵板燒刷卡消費100元減50元的優惠活動,就拉著老公一起去吃自助餐。“點餐的時候我特意問了服務員,是不是滿100元減50元,滿200元再減100元。服務員表示活動是這樣,于是我們分別點了一份自助餐,總共300多元。以為問過服務員,消費金額會直接減掉100元,所以結賬的時候我就直接將沒設密碼的信用卡給了經理,結果等經理拿消費單過來給我簽字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最終只是減掉了50元。”
當時我表示消費金額不對,拒絕在刷卡賬單上簽字,并與經理發生爭執,“一方面商家服務員傳遞的信息有誤,另一方面我自己在最終刷卡買單之前沒有再次確認消費金額。既然對刷卡金額有疑問,我就打算給信用卡中心打電話,看能否將這筆交易先凍結起來,結果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員表示,只要刷卡完成,交易完畢,費用就已經劃過去,只能由商家提出退款,銀行才能將錢退回來。”更讓蔣小姐意外的是,盡管自己拒絕簽字,商家卻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你簽不簽名也沒關系,我們事后補一份說明給銀行就可以了。”
最終蔣小姐沒有簽字就離開了餐館,可收到當月信用卡賬單時相當無奈,“這筆消費盡管我沒有簽字,錢最終還是被銀行劃扣了。本以為不設密碼刷卡消費,消費單上的個人簽字是銀行認證的最終防火墻,結果這個簽名形同虛設,那我不設密碼消費還安全嗎?”
專家:
刷卡賬單
沒有簽名交易無效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事件本身是消費者和商家的關系,如果沒有蔣小姐的簽名,銀行是不會承認交易的,即使是系統顯示扣了錢,但沒設密碼的信用卡還是需要持卡人簽名確認消費。
“這相當于是一份合約,蔣小姐對交易有爭議應該找涉事銀行進行交涉。”該行客服當場表示沒有簽名交易也生效是不對的,業內專家表示,按照一般程序,商家會定期將POS機刷卡賬單交回開機行,如果POS單上沒有持卡人簽名,可以推翻交易,如果商家模仿客戶簽名,持卡人甚至可以告商家欺詐。
“如果沒有簽名交易就生效,那相當于盜刷。”專家指出,“但是站在商家和銀行的角度,消費者刷卡肯定是自愿的,那么這其中應該是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