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目前網貸行業看似無準入門檻,花幾千塊買套系統,注冊一個域名就可以運行,實際上,網貸的風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非常重要,這才是網貸公司的門檻
日前,成立不到1個月的網絡貸款平臺——眾貸網宣布倒閉,此時,距其成立還不到30天。
眾貸網不是第一個關門的P2P網絡貸款公司,在其之前,淘金貸、優易網、安泰卓越等多家網貸公司先后爆出跑路丑聞。當然,眾貸網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還有大量的網貸公司正在重復著眾貸網的“玩法”。
“盡管民間對于小額貸款的需求非常旺盛,這類公司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些需求,但是,對于網絡貸款這個新生事物而言,沒有前人或者法律來告訴他們應該怎么走,而他們自己也不清楚怎么走才是正確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表示。
理論上而言,P2P網貸平臺從事的是金融業務,但這些平臺并不具備金融中介機構所應有的金融許可證,在工商注冊的多是“咨詢類”公司。對于此類公司從事金融業務,與當初的支付寶一樣,法律層面尚無定論。
網絡借貸實際上是公開化、網絡化的小額民間借貸。由于傳統銀行對這塊業務力有不逮,因此,反倒給大量熱錢以機會。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已有近300家網絡貸款公司,去年國內網貸行業的交易規模估算達到200億元以上。但與正規的銀行借貸相比,這一新型民間借貸渠道既沒有明確的行業規則,也缺乏監管,頻繁發生的倒閉事件,也讓人們對這一模式能走多遠產生了懷疑。
網貸平臺風控機制不健全
在“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眾貸網法人代表盧儒化稱破產原因是“由于整個管理團隊經驗的缺失,造成了公司運營風險的發生,所有的投資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不過,盧儒化在公告中也表示,“我已經用自己的資金先行按照一定比例墊付給了投資人,后期的我們會盡力讓投資人的損失降到最低點。”同時,盧儒化貼出了自己的手機及辦公電話等聯系方式。
作為同行,已成立6年的拍拍貸CEO張俊對眾貸網的倒閉原因如此解讀:“目前網貸行業看似無準入門檻,花幾千塊買套系統,注冊一個域名就可以運行了。實際上,網貸的風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非常重要,這才是網貸公司的門檻。眾貸網事件再次給所有網貸同行提了醒,盲目進入這個行業,而沒有適合的經營模式,不僅自身容易垮臺,還會牽連無辜的投資。”
事實上,眾貸網積聚的風險并非個例,許多網絡借貸平臺剛成立時,的確定位于信息發布平臺,僅充當貸款中介,既不吸儲、也不放貸。但在后續操作中,很多都難以經受住誘惑,或多或少存在越界現象,類似眾貸網那樣,先吸儲再放貸,甚至還大量設計理財產品,或者以平臺做擔保,動用投資者資金。
“平臺不能直接介入交易。P2P網貸的本質是交易的平臺,平臺只能從事居間撮合的服務,不應直接介入交易中。目前許多網貸公司從事擔保,且不說資質和能力的問題,這種替用戶承擔風險的做法已經背離了平臺的本質。” 張俊指出,作為國內第一家P2P網貸平臺,拍拍貸一直堅持平臺定位,不參與交易。去年年底,其獲得了紅杉資本2500萬美元風險投資。
網貸公司呈現“皮包化”
隨著一個個網貸公司的倒下,公眾對整個P2P網貸行業都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大家都在擔心會不會出現網貸公司集體跑路的現象,有一連串朋友打電話給我,似乎擔心拍拍貸也會跑路。我很無奈也很無辜,只能回答,哥們,別的平臺跑路,這事兒不賴我”,張俊表示,“最近打開百度,搜索P2P行業新聞,都是一系列負面報道,讓人觸目驚心,身為P2P行業從業者,我既覺得心寒,也覺得我們這個行業還有許多做得不夠的地方。盡管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網貸公司跑路現象,但我們認為P2P行業絕大多數公司致力于做好業務,因為我們沒有把那些騙子公司當成同行。如果行業被誤解,甚至被妖魔化了,對行業中有些公司的發展是不利的。”
事實上,除了風險控制不力而倒閉的網貸平臺之外,的確有一些所謂的網貸平臺,設立之初,就是奔著詐騙而來的。
“P2P機構沒有監管,不僅是投資者的心病,也是我們行業從業者的心病。在沒有監管以前,我們希望所有的P2P機構能規范自律,盡可能減少可以被騙子利用的漏洞。”張俊表示,“投資者對于借貸利率超過法定界限的網貸平臺應謹慎,目前來說,這個利率應不能超過22.4%,這也是法律上的明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