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道,過去一年中央擴大跨境人民幣使用,開放境外直接投資(FDI),并啟動以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方式,允許境外資金投放于內地的股票及債券市場,直接令香港銀行業務空間取得幾何級擴大,有銀行的人民幣業務占比已達兩成,成為利潤支柱。
剛公布中期業績的渣打香港,大中華區業務已占其整體盈利的30%,其中企業銀行業務領域,上半年人民幣相關業務更增長達60%;FDI放寬引發企業借取人民幣的意愿增強,人民幣貸款增長1倍。該行行政總裁洪丕正坦言,大中華業務已成為銀行增長的“火車頭”。
創興銀行常務董事兼副行政總裁劉惠民說,香港傳統銀行業已飽和,人民幣業務將成下半年以至未來的增長動力,若內地繼續放寬人民幣業務規范,收入及利潤勢將提升。
星展香港上半年的人民幣業務收入,已占其總收入的21%,成銀行利潤另一支柱。而人民幣貸款亦在貿易業務帶動下,較去年底增達22%,貸款規模達220億元人民幣。星展香港企業及機構銀行業務總監張建生表示,自金管局漸漸放寬人民幣業務監管要求,一些原在新加坡的人民幣業務已轉移到香港進行,相信人民幣業務的貢獻會越來越大。
花旗香港也準備于9月起接受非香港居民開設人民幣戶口。該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行政總裁及總經理盧韋柏預期,非香港居民開戶業務啟動后,可令人民幣業務的盈利貢獻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