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的組成部分,4月26日掛牌成立的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被視為溫州民資向陽光化探路的一次邁步。額度為5萬元的貸款成為服務中心開業當天的“第一單”,來自服務中心的借貸信息登記回執單顯示,以一輛汽車作為抵押,一名叫胡蘇亮的人為自己的數碼店獲得了為期一個月的貸款,引來媒體和輿論的廣泛關注。然而就在開業慶典之后的第三天,4月28日,新浪網民“胡曉濤”通過微博爆料:“這張歷史性的借貸第一單,借貸雙方都是托。男主角是中介公司速貸邦的員工。”“這就是中介公司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戲”。
對此,5月3日下午,溫州市鹿城區政府公布了調查結果,稱“借貸第一單”真實可信,整個借貸過程符合流程,借貸雙方登記資料真實、齊全。
浙江省金融法學會理事程學林提出,從“第一單”貸款來看,速貸邦作為中介平臺,提供居間服務,盡管現有法律并沒有禁止中介公司員工參與借貸,但員工成為借貸人,難保前期入戶調查的公正性不受影響。(新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