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30 10:48:00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中工網訊 (記者劉旭)一年來,沈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創業咖啡館近30家。沈陽第一家創業咖啡館——梧桐谷創業咖啡發起人馬克日前告訴記者,近兩三個月,沈陽市已有3家創業咖啡館轉型或者倒閉。有業內人士則介紹說,近九成創業咖啡館虧損。
9月22日下午,《工人日報》記者來到位于沈陽市沈河區西濱河路的weekee智慧創業咖啡。一進門,記者看到墻上貼著眾籌股東的照片,吧臺內的咖啡師調制著咖啡,音響播放著輕音樂。展柜里擺放著創業者的產品樣本,墻面上掛著“沈陽最潮的破殼孵化中心”、“創業,因為我們在一起”和創業孵化成果展示貼。記者發現,上下兩層的咖啡館只有兩桌共8個人聊著天。
“北京人喜歡侃大山,創業時也喜歡交流。在中關村,大家一碰面就愿意坐下來喝杯咖啡,聊業務。上海人習慣的是咖啡館里的小資情調,喜歡聊文藝。沈陽人則更習慣在酒桌上談生意。”曾在北京創業的沈陽人張國友說,城市文化影響著創業咖啡館能否成功。
weekee智慧創業咖啡發起人劉娜解釋說:“不是說創業咖啡不適合在沈陽開,沈陽有很多有創業意愿和正在創業的人,其中有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二次創業者,在我微信朋友圈里的創業者就有3000多人。而創咖在沈陽興起也就是這兩年的事兒,很多創業者還不太習慣借助于創咖這種新形式創業!
2012年回國創業的沈陽人熊博告訴記者,盡管“眾創空間”得到政府的政策、資金支持及社會各方面的重視,整體氛圍越來越好,但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
“一個創業咖啡館至少聘請2個以上專業咖啡師,分早班和晚班工作。一般創業者都比較拮據,咖啡定價不能太高,但成本和普通咖啡館一樣。創業咖啡館的選址上肯定在市中心,房租一年就要27萬元,裝修、購買設備要投入60萬元。而且一些常客很少喝咖啡消費,有些人支著筆記本能待一天!眲傞_3個月,現正虧損的一家創業咖啡館負責人許凱說,成本高、消費少,創業咖啡館在咖啡經營上無一例外地賠錢。
“很多創業咖啡負責人對‘互聯網+’、眾創空間知之甚少,把創業咖啡館當做喝咖啡的地方。這里不只是提供辦公場地和美味的咖啡,而應當是企業的孵化器,能拿得來項目,找得到投資者。”馬克說。
劉娜則告訴記者,沈陽華府天地青創空間、博眾青年創業工場、陽光100青創空間等9家創業咖啡館正在商議成立“沈陽創咖聯盟”,團結起來,共享資源,應對經營難題。
兩岸四地大學生48創新項目78個創業團隊進駐廣州2015-09-30 10:43:00
前8個月江蘇全省扶持11.52萬人創業2015-09-30 10:40:00
天津“雙創特區”揭牌2015-09-30 10:36:00
硬蛋空間落戶中關村 聚合北京創新創業力量2015-09-30 10:32:00
青年創新創業發展基金在京啟動(組圖)2015-09-30 10:30:00